納米粒度電位儀是一種在科研和工業(yè)領域廣泛使用的精密物理測量工具,能夠準確測量納米級別的顆粒大小和電位變化。其基于電學和納米技術的結合,通過電泳和沉降原理來測量顆粒的大小和電位。在電場作用下,顆粒會受到電場力的作用而發(fā)生移動,其移動速度與顆粒的大小、形狀和電荷量有關。通過測量顆粒在電場中的移動速度,可以推算出顆粒的大小和電位。具體來說,激光散射技術用于測量顆粒的尺寸分布,而電泳技術則用于測量顆粒的表面電荷性質,即Zeta電位。
1、光學系統(tǒng)
光源
作用:提供穩(wěn)定且高強度的光線,照亮樣品中的納米顆粒,以便后續(xù)進行散射光的檢測和分析。
常見類型:通常采用激光作為光源,如氦氖激光、半導體激光等。激光具有單色性好、方向性強、亮度高等優(yōu)點,能夠產生高質量的散射光信號。
透鏡和光學元件
作用:用于聚焦光源發(fā)出的光線,使其準確地照射到樣品上;同時收集納米顆粒散射后的光線,并將其聚焦到檢測器上。此外,還可以對光線進行準直、濾波等處理,以提高測量的準確性和精度。
常見類型:一般包括聚焦透鏡、準直透鏡、濾光片等。這些光學元件通常由高質量的光學材料制成,如石英、氟化鈣等,以減少光線在傳輸過程中的能量損失和像差。
2、樣品室
作用:用于放置和容納待測的納米顆粒樣品。它通常設計成密封的結構,以防止外界環(huán)境因素(如灰塵、雜質等)對樣品的影響,并保持樣品的穩(wěn)定性和均勻性。
結構特點:樣品室的材料一般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質,如石英、玻璃等,以便光線能夠順利通過并照射到樣品上。同時,樣品室的形狀和尺寸會根據(jù)不同的儀器型號和測量需求進行設計,常見的有矩形、圓形等形狀。
2、檢測系統(tǒng)
光電探測器
作用:用于接收納米顆粒散射后的光線信號,并將其轉化為電信號。光電探測器的性能直接影響到儀器的靈敏度和分辨率。
常見類型:常用的光電探測器有光電二極管、光電倍增管、電荷耦合器件(CCD)等。其中,光電倍增管具有較高的增益和靈敏度,適用于微弱光信號的檢測;而CCD則具有高分辨率和寬動態(tài)范圍的特點,能夠同時獲取多個像素點的信息,適用于復雜的樣品分析。
信號處理電路
作用:對光電探測器輸出的電信號進行放大、濾波、模數(shù)轉換等處理,將其轉化為數(shù)字信號,以便后續(xù)的數(shù)據(jù)處理和分析。信號處理電路的性能決定了儀器的信噪比和測量精度。
組成部分:一般包括放大器、濾波器、模數(shù)轉換器(ADC)等。放大器用于將微弱的電信號放大到合適的幅度;濾波器用于去除信號中的噪聲和干擾成分;ADC則將模擬信號轉換為數(shù)字信號,以便計算機進行處理。
3、控制系統(tǒng)
作用:用于控制儀器的各個部件協(xié)同工作,實現(xiàn)樣品的進樣、測量過程的自動化以及數(shù)據(jù)的采集和處理等功能。
組成部分:通常由計算機、微處理器、電機驅動器等組成。計算機是控制系統(tǒng)的核心,它通過運行專門的軟件程序來控制儀器的操作和數(shù)據(jù)處理;微處理器負責協(xié)調各個部件之間的通信和動作;電機驅動器則用于驅動樣品室的移動、攪拌器的轉動等機械操作。
4、進樣系統(tǒng)
作用:負責將待測的納米顆粒樣品引入到樣品室中,并在測量完成后將樣品排出。進樣系統(tǒng)的設計和性能直接影響到樣品的測量結果和重復性。
組成部分:一般包括進樣泵、樣品池、管道等。進樣泵用于將樣品從外部容器中抽取并輸送到樣品室中;樣品池用于存放樣品,并與樣品室相連通;管道則用于連接各個部件,確保樣品能夠順利流動。
